江西省上饶广丰姜黄晒烟,永定条丝烟的制作工艺,赣烟家乡的“紫老红”烟叶广丰紫老红烟哪里有卖
广丰紫老红烟哪里有卖?中国烟草博物馆农业馆入口处有一块牌匾,上面书有“烟魁”二字,与永定条丝烟有关。
位于闽西南的永定,常年雨量充沛、气候温和、光照充足,加上土质优良,种植烟草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。明朝万历年间,永定引入晒烟。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这里种植出来的烟叶品质极佳,而工艺考究的制烟技术也为永定条丝烟带来很高的声誉。
制作条丝烟的场所,在当地被称为烟棚。烟棚有两种:一种是大型烟棚,专人专职收购晒烟,请专门的师傅制作,成品销往国内外;另一种是小型烟棚,由小业主操办,全家都参与制作,业主是老板同时又是技术水平相当高的技师,制作的烟包主要出售给大型烟棚,部分供应本地。
烟棚制作条丝烟一般有下面几道工序:
分选烟叶。由有着丰富经验的长者把烟叶按上、中、下三等分开。确保烟叶等级是制作高品质条丝烟的前提,等级不同,制作出来的成品优劣差别很大。
撕烟叶。把整张烟叶撕成小片(俗称“皮子”),去掉骨子(烟的叶脉)。
打烟叶。由工艺水平高的师傅操作,把撕好的“皮子”铺放在烟坪上,让阳光暴晒并不断翻动。待所有的“皮子”都晒得酥脆,打叶师傅双手各执一木棍,扭秧歌一般,一边用脚翻动“皮子”,一边双手举棍挥打,直至把“皮子”打成碎屑,再用不同规格的网筛把细小的骨子和残留的灰尘筛去。
制“烟板”。把打好的烟叶碎屑收放在室内干净处使其回潮。接着按比例喷洒花生油并撒上姜黄粉,加适量温水拌匀,至紧握成团、抛起即散为宜。之后,把烟屑装进特制的木筐架压实成“烟砖”,把“烟砖”安放在绞烟马凳上,上面加压板,用力挤压“烟砖”。压结实后取出,切成长宽适度的“烟板”,再把“烟板”叠放整齐,用绳索捆紧,竖放在马凳中间,用长木凳夹起,挤掉烟油,压得结结实实的。停留一段时间,将“烟板”卸下,这道工序即告完成。
刨烟丝。这是一项技艺要求很高的活儿。一般年轻小伙子需学徒三年才能出师。首先,把“烟板”放在特制的刨烟架上夹紧,由刨烟师傅用铁制刨刀由上而下刨削,刨成细如毛发的烟丝,且烟丝不能断。刨好的烟丝分列两行,整齐地排在长方形的木盘内。
包烟。每包烟包有两重纸才能包得方方正正。烟包包好后盖上牌号印记,稍晾晒后便可装笼,然后进行销售。
晒黄烟按叶色深浅为分为淡色晒黄烟和深色晒黄烟。调制方法有半晒半烤、折晒和架晒三种。总的来说,晒黄烟与烤烟比较接近,尤其是淡色晒黄烟。无论在外形、化学成分以及烟气、吃味均与烤烟近似。深色晒黄烟是介于淡色晒黄烟 .
姜黄晒烟 广丰县特产,黄烟中的上品。清康熙年间即有种植,因色似生姜,花纹虎斑,叶厚油足,香味芬芳,醇厚劲足,故称“姜黄”。有金黄、白黄之分,均属调味型,适合制作混合型卷烟。清嘉庆年间即销入国际市场。1982年,广丰县被列为江西省和国家晒烟出口生产基地。1988年“赣”烟投入市场到现在16年间,“赣”烟品牌已成为“江西省著名商标”、“消费者满意产品”、“江西省名牌产品”。
软赣(红金)
选取云南、贵州优质上等烟叶,经过两 年自然发酵后,再逐片挑选整理,配于部分津巴布韦优质烤烟制作而 成。经过 香料修饰,结合30mm长低吸阻嘴棒的应用,使其卷烟 具有优质高雅的自然烤烟烟香,香气浓馥,协调,丰满而飘逸,口感纯净舒适,具有难得的回甜感,其焦油量15mg/支,烟气烟碱量1.2mg/支。
赣(红金)
红金赣卷烟是我厂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于2000年开发研制的一款高档卷烟。该产品精选国内优质上等烟叶,经过两年自然发酵后精心调配而成,经进口香精修饰,赋于该产品高雅、飘逸的香气,纯净舒适的口感,让消费者充分体验到高品质的享受,其包装设计简洁、新颖,高贵典雅,主题图案富有创意,艺术感强,曾荣获2004年度由中国烟草学会和中国收藏家协会组织评审的“商标设计金奖”。
赣(珍品)
是我厂2004年4月推出的一中档卷烟,其选用国内经自然发酵后的优质中上等烟叶为原料,与国内著名烟用香料公司广州华胜公司调香师共同研制,该卷烟香气饱满,优雅飘逸,吸味醇和,劲头适中,是一款中档卷烟,但是具有高档卷烟的享受感。焦油15mg/支,烟碱1.2mg/支。
赣 (精品)
选用国内自然发酵后的优质中上等烟为原料,经厂科研人员精心调配而成,其香气清新醇厚,劲头适中,口腔干净而舒适,是中档卷烟中一成功佳作。
赣(佳品)
该产品的研制开发是我厂科研人员,经过长期的市场调查,针对消费者的吸食口味,研究国内其他一些著名的高档卷烟的风格特点,扬长避短,精心研制的一高档卷烟。其选用云南、贵州、江西优质上等烟叶,经过1-2年的自然发酵,去除原料的青杂气,香气透发,口感醇和后再研制而成。该烟自然烤烟烟气透发,香气清雅,细腻而协调,吸味醇和,口腔干净舒适。焦油含量15mg/支,烟气烟碱量1.2mg/支
在春天里,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是孩子的乐园。那穿林而下的缕缕阳光,山涧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,路边沾满露水的茵茵小草,散布在肥沃土地上的野花,连同一群顽皮的小伙伴在田野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,组合成生命中最纯美的一幅画面。
小时候记得每到春天,勤劳的家乡父老便开始耕田整地,准备开始种植烟叶。等到烟苗长到半尺来高的时候,大家便开始在整好的地里种上一株株烟叶苗,只需在打好的烟垄上按照一定的行距种下烟苗。烟苗栽下了,便在春雨的沐浴下茁壮成长。
夏天的时候,那遍野的烟叶,在阳光沐浴下,蓬蓬勃勃。宽大而深绿的叶子,映着阳光,泛起油油的光泽。看着让人喜欢。叶子渐渐生长,变得丰盈。叶子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,叶脉变白,发亮,叶片下垂,自然弯曲,成弓形,叶边下卷,看起来黄灿灿,亮堂堂。这种烟叶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“紫老红”。
据《永丰县志》(清·康熙版)载:清顺治年间(1644~1661),县境南部廿四都关里吴家村和梅坞口农民开始在田里种植烟草,因烟叶晒后呈紫红色,后名曰“紫老”。嘉庆年间(1796~1820)广丰县烟草生产大发展。廿四都不少茶庄经营者都把重点转移到烟叶上。每个烟篓包装上盖有“石马紫老”的大印,成为广丰县名牌产品的标志。《广信府志》(清·同治版)记载:“烟本名淡芭菰(烟本名应为科依瓦),俗称石马,小溪,皆闽地,广丰与浦城接壤,浦出名烟,而叶实有藉于丰,他邑亦间有之,无如丰盛”。“然亦其地土所宜,易而他种,所收恒不能以半”。光绪年间(1875~1908),县境烟叶生产在全县经济比重中的地位极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“烟叶一项,为土产大宗,向由江浙及本地商民采运各埠售销,极为畅旺”。“各乡所种烟叶,岁入值银三四十万两”。三十四年(1908)“广丰烟叶被省选定为良种”。据《江西年鉴》(民国版)载:“江西全省出产烟草者达数十县,而产量最多者,当首推广丰县,年达六万余担”。
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因地制宜地安排烟叶生产,将横山、关里、枧底、少阳、沙田等乡和岭底部分行政村划为红烟产区,利用农田种植烟草。毛村、嵩峰、比古、桐畈、泉波、排山、五都、大石、霞峰、塘墀、城北等乡镇为黄烟产区,主要利用旱地种植烟草。但鉴于县境人多田少等历史因素,烟草种植面积一直受到限制,晒烟产量尚不及历史的最高水平,仅保持了晒烟质量。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改观, 而且在1986年2月全国出口烟叶基地会上,被定为全国出口烟生产基地之一。广丰的“紫老”红烟已形成广丰种植业的特色产品,畅销国内外。
上世纪90年代起,广丰烟叶种植及出口量迅增,紫老红烟一般每年出口量为150~200吨,其中1993年为245吨。全县晒烟产量1994年为510吨,1999年470吨,2001年294吨。因各卷烟厂征收的烟叶基本上是烤烟,烟农逐步转向生产卷烟原料,晒烟市场急剧萎缩,从2001年开始,紫老红烟和晒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,到2005年,广丰县几乎无人再种植紫老红烟,紫老红烟在境内几乎绝迹。截至2010年,县境内仅有少数农民种植晒烟,产量极小,一般留着自用,自产自销。
现在,家乡已不再有人种植“紫老红”烟叶,每当在春天又到来的时候,总会遥遥地回想,回想起曾经漫山遍野的“紫老红”……
紫老红烟 。早在清顺治即有出产,因晒后呈紫红色,故称“紫老”。属雪茄型晒红烟种类,具有叶大肉厚、虎斑紫红、油脂丰润、桂圆香味,手握如绸,不破不皱等特点。
先民们带去了烟草种植和烟丝加工技术,并很快形成中国烟丝著名品牌——广丰“紫老红烟”,为了不忘本,同时也借助石马烟的名气,他们在包装上打上“石马紫老”的牌号。“紫老红烟”在清代中叶远销海外。
据《永丰县志》(清·康熙版)载:清顺治年间(1644~1661),县境南部廿四都关里吴家村和梅坞口农民开始在田里种植烟草,嘉庆年间(1796~1820)广丰烟草生产大发展。廿四都不少茶庄经营者都把重点转移到烟叶上。
每个烟篓包装上盖有“石马紫老”的大印,成为广丰县名牌产品的标志。《广信府志》(清同治版)记载:“烟本名淡芭菰(烟本名应为科依瓦),俗称石马,小溪,皆闽地,广丰与浦城接壤,浦出名烟,而叶实有藉于丰,他邑亦间有之,无如丰盛”。
“然亦其地土所宜,易而他种,所收恒不能以半”。光绪年间(1875~1908),县境烟叶生产在全县经济比重中的地位极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“烟叶一项,为土产大宗,向由江浙及本地商民采运各埠售销,极为畅旺”。“各乡所种烟叶,岁入值银三四十万两”。
三十四年(1908)“广丰烟叶被省选定为良种”。据《江西年鉴》(民国版)载:“江西全省出产烟草者达数十县,而产量最多者,当首推广丰县,年达六万余担”。
上海的鼻烟业历史悠久,旧时上海最著名的鼻烟店为豫园上海鼻烟店,其前身为城隍庙的北永泰鼻烟店,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,最初该店的原料依靠进口,清甲午战争后江南发生大瘟疫,人们都争购鼻烟来防疫,当时北永泰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,后来他们自采江西广丰紫老顶烟叶来代替,结果试制成功,从此自设工场,加工精细鼻烟,每年销售鼻烟1万多斤,最多时达到1.8万斤。
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因地制宜地安排烟叶生产,将横山、关里、枧底、少阳、沙田等乡和岭底部分行政村划为红烟产区,利用农田种植烟草。但鉴于县境人多田少等因素,烟草种植面积一直受到限制,晒烟产量尚不及历史的最高水平,仅保持了晒烟质量。
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改观, 在1986年2月全国出口烟叶基地会上,被定为全国出口烟生产基地之一。广丰的“紫老”红烟恢复种植业的特色产品,畅销国内外。
上世纪90年代起,因各卷烟厂征收的烟叶基本上是烤烟,烟农逐步转向生产卷烟原料,晒烟市场急剧萎缩,从2001年开始,紫老红烟和晒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,到2005年,广丰县几乎无人再种植紫老红烟,紫老红烟在境内几乎绝迹。截至2010年,县境内仅有少数农民种植晒烟,产量极小,一般留着自用,自产自销。
“ 斗笠、蓑衣、旱烟筒 ”广丰侬曾经的标记,但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变化,广丰侬的曾经已经消失,已不再有人种植“紫老红烟”,每当回忆起历史总会回想起曾经“ 斗笠、蓑衣、旱烟筒 ”和遍野的“紫老红烟”……
- 会员:
- 咨询日期:2024-06-21 13:06
- 会员:
- 咨询日期:2024-06-21 13:06
- 会员:
- 评价日期:2024-06-21 13:06
e
- 会员:
- 评价日期:2024-06-21 13:06
comment_text